野草2023新地扯一二在线观看_小妲己湿地福地院免费入口_阴道入口三秒自动进入怎么办

二十大会场内外的“苏大声音”
来源:转自苏州大学 发布时间:2022-10-24 09:06:00 浏览次数:1657

  10月16日至22日,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北京胜利召开。党的二十大代表、苏州大学党委书记江涌参加盛会,并接受《人民日报》、新华社、《光明日报》、《中国教育报》、《新华日报》、江苏卫视、《苏州日报》等国家和省市级媒体采访,分享学习收获和感想感悟,介绍学校五年来发展成绩和未来发展目标和工作任务。

  全校师生员工通过各种形式,收听收看大会盛况,认真学习大会内容和精神,在全校掀起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热潮。
  下面跟随大苏一起来看他们的学习收获。

  党的二十大代表
  苏州大学党委书记江涌

  《人民日报》10月20日 头版头条
  党的二十大代表热议——新时代十年伟大变革具有里程碑意义
  “社会主义是前无古人的事业,始终在开拓探索中前进。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蓬勃发展,更加充分地展现出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和强大生命力。”苏州大学党委书记江涌代表说,这些年,中国式现代化道路越走越宽广,发展了自身也造福了世界。

  《人民日报》10月22日 第2版
  顺应时代要求 体现全党意志
  ——党的二十大代表审议《中国共产党章程(修正案)》综述 

  注:此稿为新华社通稿,并在人民日报、光明日报、人民日报海外版刊发

  苏州大学党委书记江涌代表说,与时俱进是中国共产党作为马克思主义政党的鲜明政治品格。党的全国代表大会根据党的理论创新和实践发展需要对党章进行修改,是我们党的一个惯例。党的十三大以来的历次党的全国代表大会都对党章作了适当修改。党的十九大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确立为党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并写入党章。实践证明,及时把党的理论创新和实践发展重大成果写入党章,有利于更好地推进党和国家事业。

  《人民日报》10月22日 第5版
  携手开创人类更加美好的未来
  “全球化时代,各国命运休戚与共。国际上的事应该由大家共同商量着办,世界前途命运应该由各国共同掌握。”苏州大学党委书记江涌代表说,面对世界之变、时代之变、历史之变,更需要各国共同维护国际关系基本准则、维护国际公平正义。“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是中国外交政策的宗旨和目标。党的二十大报告向世界宣示了中国外交的胸怀与气魄,为世界注入正能量。”

  《光明日报》10月23日 第10版
  把科研优势转化为育人优势
  ——访苏州大学党委书记江涌代表
  “党的二十大报告站在民族复兴和百年变局的制高点,科学谋划未来5年乃至更长时期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目标任务和大政方针,提出一系列新思路、新战略、新举措,是指导我们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纲领性文献。”苏州大学党委书记江涌代表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表示。
  江涌代表说,高校是人才培养和集聚的主阵地,也是国家战略科技力量的重要组成部分,承担着人才培养和科技创新的双重使命。江涌代表对报告作出的“要坚持教育优先发展、科技自立自强、人才引领驱动,加快建设教育强国、科技强国、人才强国”等部署,印象深刻。
  江涌代表表示,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教育工作,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地位,开启加快推进教育现代化、建设教育强国、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的历史新征程。习近平总书记就教育改革发展提出一系列新理念新思想新观点,为做好新时代教育工作指明了前进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
  江涌代表介绍,苏州大学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聚焦立德树人、聚力改革创新,引育一流师资队伍,优化学科科研布局,主动服务国家战略和地方需求,在天问一号火星探测器、问天实验舱等一系列大国重器的研发中作出积极贡献;以高质量党建引领高质量发展,入选“双一流”建设高校以及全国博士研究生教育综合改革试点高校、全国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示范高校,获评“全国文明校园”。
  “为更好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培养堪当民族复兴重任的时代新人,苏州大学在聚精会神育新人上持续用力、久久为功,实施‘铸魂逐梦’工程,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引导青年学生爱国爱民、锤炼品德、勇于创新、苦学实干。”江涌代表介绍,学校推进一流本科教育行动计划和卓越研究生教育改革,持续完善学生发展支持体系,培养高素质拔尖创新人才。
  江涌代表说:“我们把科研优势转化为育人优势,深入实施本硕博贯通培养,强化与科研院所和行业企业协同育人,加快培养急需高层次人才,为实现‘从0到1’的原始创新储备人才。健全师德师风建设长效机制,完善强化教师教书育人职责机制,引导教师潜心育人,做‘大先生’、研究真问题,真正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
  江涌代表表示,苏州大学将认真学习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在笃信笃行讲政治上下功夫,在聚精会神育新人上下功夫,在一心一意抓内涵上下功夫,在服务师生勇担当上下功夫,在从严治党强作风上下功夫,全面贯彻落实党的教育方针,走出一条具有中国特色、苏大特点的一流大学建设新路,为加快推进教育现代化、教育强国建设,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作出新贡献。

  《中国教育报》10月19日 头版
  夯实科技强国人才强国之基    

  ——代表热议新时代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    

  “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是建设创新型国家、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基础性战略性工程。”党的二十大代表、苏州大学党委书记江涌说,近年来,学校以“2011计划”、教育部博士研究生教育综合改革试点等为契机,启动一流本科教育、卓越研究生教育改革,在人才选拔、课程体系设计、导师引领、国际视野、科教协同、交叉人才培养等方面主动变革,先后设立了唐文治书院、智工舍、巴斯德学院等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改革试验区,系统推进“一站式”学生社区育人综合模式建设,形成了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改革的“苏大经验”。
 
  《中国教育报》10月21日 第2版
  凝心聚力为党和国家培育英才
  ——代表热议“坚持为党育人、为国育才,全面提高人才自主培养质量”
  完善高素质拔尖创新人才培养体系
  高校是人才培养和集聚的主阵地,也是国家战略科技力量的重要组成部分,承担着立德树人和科技创新的重要使命。我们将认真组织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服务构建新发展格局,坚持把发展科技第一生产力、培养人才第一资源、增强创新第一动力有机结合起来。
  我们要始终坚持为党育人、为国育才,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实施"铸魂逐梦"工程,完善"五育"并举一体化育人体系,系统推进"一站式"学生社区育人综合模式建设,深化"三全育人"综合改革。强化科教融合、产教融合等,将科研资源转化为育人资源,着力构建完善高素质拔尖创新人才培养体系,提高人才自主培养质量,引导学生成为有理想、敢担当、能吃苦、肯奋斗的新时代苏大青年。继续大力实施人才强校战略,系统构建高层次人才阶梯式发展支持体系,引进、培养、造就一批卓越科学家、学术领军人物和创新团队,打响"人到苏州必有为,才来苏大大可为"的人才工作品牌。强化教师教书育人、投身科研、做大先生的责任担当。

  《新华日报》10月19日 第5版 

  澎湃“第一动力”,筑牢强盛之基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必须坚持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开辟发展新领域新赛道,不断塑造发展新动能新优势。作为科教大省,江苏将如何发挥优势,加快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
  记者:党的二十大报告点赞了很多创新领域,新时代十年,您见证了科技创新的哪些飞跃?
  江涌:新时代十年,苏州大学坚持“顶天立地”和“铺天盖地”科技创新战略,不断优化学科布局,持续聚集高层次科技创新人才,孵化前沿性引领技术,以多学科交叉融合提升科研创新能力,瞄准航空航天、核能开发、辐射防护、高端装备制造等关键核心技术领域,布局一批具有前瞻性、战略性的重大科技项目,组建科研大平台,开展有组织的开创性联合攻关。
  学校先后建成放射医学与辐射防护国家重点实验室、国家临床医学研究中心等平台,在神光二号和神光三号装置、神舟系列飞船、风云三号卫星、“天问一号”火星探测器、“问天”实验舱等一系列大国重器的研发中作出积极贡献,相继攻克造血干细胞移植、全磁悬浮人工心脏、OLED照明等关键技术,以“零碳”“负碳”等先进技术研发助力碳达峰碳中和。同时,学校深度融合创新链、产业链、价值链,围绕生物医药、新材料、智能制造等重点产业发展需要,为区域经济发展和国家科技创新贡献了苏大智慧。
  记者:创新成果的取得离不开良好的生态,报告多次强调科技与创新的重要性,对完善科技创新体系提出了明确要求。作为来自科教领域的代表,您有什么感受?
  江涌:报告中将教育、科技、人才一体表述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基础性、战略性支撑,并且把对教育工作的谋划,与科技、人才工作放在一起,更加突出了教育的基础性、战略性支撑地位。
  高校是国家战略科技力量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科技、人才、创新的重要结合点。围绕完善科技创新体系,苏州大学深入探索有组织科研与强化国家战略科技力量建设、推进“双一流”建设、深化高校科技体制机制改革的结合机制,自觉履行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的使命担当,以“组建大团队、承担大项目、建设大平台、产出大成果”为宗旨,做到“国家需要什么就做什么”,加强体制机制创新,激发各要素活力,为推进教育强国、科技强国、人才强国建设贡献力量。
  记者:报告对科教兴国战略做出了新的重大部署,进一步为大国创新指明方向,结合您的工作,接下来有哪些具体安排?
  江涌:苏州大学将深化科技体制改革,深化科研评价改革,聚焦高质量发展主线,坚决破“五唯”,建立以创新价值、能力、贡献为导向的人才评价体系。推行科研团队管理,围绕团队总体任务进行科研评价和管理,提高科研整体效能。
  打造创新人才高地。继续大力实施人才强校战略,系统构建高层次人才阶梯式发展支持体系,引进、培养和造就一批把握世界科技发展前沿、深刻了解国家战略需求的战略科学家、学术领军人才和高水平创新团队,打响“人到苏州必有为,才来苏大大可为”品牌,实现人才与科技、学科与产业、大学与城市融合发展。
  强化有组织科研。支持原创性、变革性、系统性、引领性研究,加强对关键共性技术、前沿引领技术、现代工程技术、颠覆性技术的集体攻关。开拓一体化创新。主动融入国家战略布局,围绕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共建“一带一路”等,打通从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到成果转化的堵点,推进一体化科研创新。

  《新华日报》10月22日 第5版
  让更多千里马竞相奔腾
  —— 访苏州大学党委书记江涌代表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苏州大学党委书记江涌代表说,这为高校做好人才工作指明了方向、提供了遵循。
  江涌说,过去五年和新时代十年,苏州大学大力实施人才强校战略,坚持党管人才原则,培育和引进并重,努力营造“近悦远来”的人才环境。五年来,潘君骅院士获得永久性小行星命名,阮长耿院士获评“为江苏改革开放作出突出贡献的先进个人”,一批教师荣获全国优秀教师、全国五一劳动奖章、全国先进工作者、树兰医学奖、何梁何利基金科学与技术奖等殊荣,纳米材料科学教师团队获评“全国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纳米科学技术学院荣获第六届“全国专业技术人才先进集体”。迟力峰教授当选中科院院士,5人当选发达国家院士,新增国家级重点人才计划入选者120人次,“全球高被引科学家”入选人数一直居于全国高校第五位。
  “今后五年,是我国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关键时期,也是苏州大学‘双一流’建设纵深推进、高质量发展积厚成势的关键五年。”江涌说,苏州大学发展面临着新的战略机遇、新的战略环境、新的战略任务,将深入实施苏大人才强校战略2.0版,进一步培育、汇聚高端人才,让更多的千里马竞相奔腾,努力成为长三角地区重要的人才和创新高地——
  加强教师思想政治和师德师风建设,从严落实师德师风第一标准。实施“铸魂润心”强师行动计划,严把思想政治素质关,持续加强对高层次人才的政治引领、政治吸纳,强化教师教书育人、做大先生的责任担当。健全人才分类评价体系,围绕健全制度体系、完善评价标准、创新评价机制,打通更具发展性的人才通道,促进人力资源优化配置,更好激发各类人才的创新活力和发展潜力。
  引育一流人才队伍。深化实施高端人才集聚计划,推进顶尖人才、领军人才、青年拔尖人才三大培育工程,系统构建高层次人才阶梯式发展支持体系。坚持“四个面向”,聚焦区域优势产业,实施高水平团队培育计划,打造若干支面向国家重大战略和地方发展需求的学术团队。加快构建校地同频共振、协同共赢的一体化创新生态,深化与江苏省人才工作联动,面向全球引进战略科学家和青年才俊。

  江苏卫视江苏新时空 10月21日 
  江涌 党的二十大代表
  党的二十大报告将教育、科技、人才进行集中阐述,充分体现了党中央对于教育、科技、人才工作的高度重视,也深刻阐明了三者辩证的内在的联系。我们将认真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特别是要深化科技体制机制改革,打造高水平的人才队伍。我们还要进一步地推进科技创新,在服务国家重大战略需求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方面发挥更大的作用。

  《苏州日报》10月23日 第A07版
  名城名校共携手 双向赋能向未来

  苏州代表与教育科研工作者一起畅谈学习感悟,共话育人育才

  “党的二十大报告高瞻远瞩、气势磅礴、继往开来,能在现场聆听报告,我倍感振奋、深受教育。”党的二十大代表、苏州大学党委书记江涌表示,党的二十大报告中的“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引起他的共鸣。在他看来,将教育、科技、人才作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基础性、战略性支撑,体现了我们党对教育事业的重视,这也为高校人才培养工作指明了前进方向、提出了更高标准、注入了磅礴动力。
  “高校是国家战略科技力量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科技、人才、创新的重要结合点。”江涌代表介绍,多年来,在苏州市委、市政府的大力支持下,苏州大学围绕完善科技创新体系,坚持“顶天立地”和“铺天盖地”科技创新战略,深入探索有组织科研与强化国家战略科技力量建设、推进“双一流”建设、深化高校科技体制机制改革的结合机制。学校15个学科进入全球基本学科指标数据库前1%,化学、材料科学2个学科进入全球排名前1‰。学校主动融入服务国家战略目标任务,为“天问”探测器、“问天”实验舱等大国重器研制作出积极贡献,自觉履行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的使命担当。
  作为创新人才的集聚之地,高校如何落实好党的二十大精神,为党育人、为国育才,为推动区域发展贡献力量?在分组讨论学习会上,江涌代表提出了“深化名城名校融合发展战略”的方案。千年名城是苏州大学的家园,百年名校是苏州城市的名片,唯有双向奔赴、双向赋能,才能在融合发展中不断攀上新高度。2016年1月,苏州市人民政府与苏州大学携手出台《关于实施名城名校融合发展战略的意见》,名城名校融合发展正式起步。2019年9月,双方就2020年至2035年深化名城名校融合发展签署战略协议,着力推进苏大“双一流”建设,名城名校融合发展进入加速期。聚焦苏州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发展需要,学校与苏州共建数十家科创平台、与苏州百余家企业共建研发中心,努力实现知识、服务、科研的成果转换。
  人才是第一资源,也是核心竞争力。苏大深入实施“人才强校”战略,面向人才培养和学科建设,精准引才、精心育才、精细用才。五年来,学校共引进诺贝尔奖获得者1人、两院院士7人,自主培育中科院院士1人、发达国家院士5人。苏大就业质量报告显示,约50%的毕业生留在苏州创业就业,成为苏州发展的新生力量。
  建功新时代,开辟新未来。江涌代表表示,苏大将在苏州市委、市政府的领导和支持下,认真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扎根中国大地,深化内涵发展,坚持“四个面向”,把发展科技第一生产力、培养人才第一资源、增强创新第一动力更好结合起来,推进名城名校融合发展战略迈向新阶段,吸引更多高层次人才关注苏州、结缘苏州,打造高水平人才集聚高地,为谱写“强富美高”新苏州现代化建设新篇章贡献苏大力量。

  苏州大学党委副书记、校长张晓宏

  党的二十大圆满完成各项议程和崇高使命,把党的二十大报告确立的重大理论观点和重大战略思想写入党章,同时选举产生了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是党心所向、民心所向,我完全信赖、坚决拥护。接下来,我们要认真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自觉学习党章、遵守党章,以实际行动捍卫“两个确立”,做到“两个维护”,以适应新形势新任务对高校党的工作和党的建设提出的新要求。我们要牢牢把握以中国式现代化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使命任务,从新时代伟大成就中坚定道路自信,从党的理论创新中彰显使命自觉,从勇担使命任务中增强历史主动,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为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贡献高校力量。

  江苏社科名家、苏州大学特聘教授
  苏大哲学社会科学联合会常务副主席任平

  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全党全国的首要政治任务,就是认真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凝心聚力把握复兴新蓝图,团结奋进创造历史新伟业。习近平总书记在大会报告中庄严宣告:“从现在起,中国共产党中心任务就是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号角嘹亮,充分展示出“道路之新”的本质要求和强大力量,这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跨入新阶段的伟大的政治宣言,是中国化、时代化马克思主义的伟大纲领,更伟大的事业需要我们去拼搏,更伟大的胜利就在前方。作为学者,我们要以中国化、时代化马克思主义最新理论深度科学阐明这一逻辑,牢牢把握以中国式现代化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使命任务,理论联系实际贯彻落实,自觉把党的二十大擘画的宏伟蓝图转化为研究思路和务实行动,真正做到学深悟透、融会贯通、真信笃行,真正做到内化于心、外化于行,一个时间节点一个时间节点往前推进,用新的伟大奋斗创造新的伟业。

  苏州大学特聘教授
  东吴智库首席专家方世南

  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体现了世界现代化发展的进步潮流,契合地球资源环境承载力,有助于以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价值导向增进人民生活福祉,提高人民生活品质,促进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中国式现代化是中国共产党在现代化进程中理性反思和自觉超越传统现代化发展道路、发展方式、发展价值取向,而以经济社会全面绿色转型发展创造人类文明新形态的现代化,是贯彻落实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将大自然作为人类赖以生存发展的基本条件,从而在自觉地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中推进的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现代化。必须牢固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站在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高度谋划发展,进一步健全和完善生态文明制度体系,加快发展方式绿色转型,推动形成绿色低碳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和消费方式,深入推进环境污染防治,积极稳妥推进碳达峰碳中和,积极参与应对气候变化全球治理。

  苏州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田芝健

  立足时代之基,回答时代之问,引领时代之变。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对关系新时代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一系列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进行了深邃思考和科学判断,提出一系列原创性的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形成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开辟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境界。只有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结合起来,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结合起来,才能正确回答中国之问、世界之问、人民之问、时代之问,才能始终保持马克思主义的蓬勃生机和旺盛活力。只有增强问题意识,着眼解决新时代的实际问题,才能作出符合中国实际和时代要求的正确回答,得出符合客观规律的科学认识,形成与时俱进的理论成果,更好指导中国实践。谱写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篇章,要把马克思主义思想精髓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精华相贯通、同人民群众的共同价值观念相融通,不断赋予科学理论鲜明的中国特色,不断夯实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历史基础和群众基础,让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大地上展现出更强大、更有说服力的真理力量。

  苏州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
  教授黄建洪

  “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一个纲领性的战略宣示。在党的坚强领导下,以中国式现代化道路为基本路径和战略依托,成为持续汇聚全社会磅礴伟力、循序促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关键。与此同时,中国式现代化具有世界公共产品的重大价值,是“人类级”的宝贵财富,它持续以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创造人类文明新形态的方式,福泽全球。这是世界历史从“世界走向中国”转向“中国走向世界”的“历史时刻”,在党的领导下中华民族为人类作出的原创性的重大贡献。

  苏州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院长朱蓉蓉

  党的二十大描绘的蓝图催人奋进,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新征程已经开启。作为高校思政课教师,要研究好阐释好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最新理论成果,在教学中讲清道理、哲理、原理,坚持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凝心铸魂,以立德树人为己任,牢记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使命,培养有理想、敢担当、能吃苦、肯奋斗的新时代好青年。

  苏州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
  2022级马克思主义哲学专业
  硕士研究生王祎鹏

  身为学生党员,我将从自身做起,以党的二十大精神为指引,坚定理想信念、夯实理论基础,努力学好党章党规和专业知识、投身火热实践、讲好红色故事,把论文写在祖国的大地上。身为学生骨干,我将牢记习近平总书记的嘱托,做好日常学生工作、认真周到服务同学,立志做有理想、敢担当、能吃苦、肯奋斗的新时代好青年。把个人的“小我”融入祖国和时代发展的“大我”中去,让青春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火热实践中绽放绚丽之花!

  苏州大学文学院
  2022级汉语国际教育专业
  硕士研究生陈晓冉

  成就彪炳史册,蓝图催人奋进。党的二十大精神激励着万千中华儿女踔厉奋发、勇毅前行。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为中国未来发展擘画出宏伟蓝图,也对青年人提出殷切期望。作为一名苏大青年学子我深受鼓舞、倍感振奋。我曾作为研究生支教团的一员前往陕西支教,为乡村教育振兴贡献青春力量,一年的基层服务锻炼了我自己。在未来,我也定将牢记习近平总书记的殷殷嘱托,坚定不移听党话、跟党走,努力提升思想水平、踏实学好专业知识,将个人理想融于党和人民的伟大事业中,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贡献出自己的一份力量。
平邑县| 桂东县| 聂荣县| 黄平县| 图片| 永修县| 武邑县| 林芝县| 衡南县| 阿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