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代发展为中西医带来挑战,而中西医融合能够启发中医药科研创新的思路。8月5日下午,苏州大学附属独墅湖医院邀请了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中医科学院首席研究员、国家中医医疗救治专家组组长仝小林在我院就“‘态靶辨治’——中西医融合之路”开讲。活动由独墅湖医院副院长周亚峰主持。
周亚峰副院长首先感谢苏州大学吴嘉炜教授的牵线搭桥,给予了大家听到仝院士精彩专题讲座的机会,随后介绍了仝院士在新冠疫情最严重期间为中医药抗击新冠疫情做出的突出贡献。他期望像仝院士这样的顶级专家能为独墅湖医院把脉坐诊、指点方向。
仝院士在报告中从时代背景、守正创新、展望未来三个方面阐释了“态靶辨治”的内涵。他认为中西医发展的外在动力是医疗生存与竞争,内在动力则是追求疗效。中医强于整体治疗,弱于指标,发展较慢;西医强于改善指标,疗效直观,发展迅速。中医面临的难题是无症可参、无证可辨、现代医学理化指标;西医面临的难题是如何治疗复杂病因、不明原因疾病。仝院士凝练概括了中西医的各自优点,希望中西医互相学习、相向而行。中西医走向融合是时代发展之必然,要构建融古汇今、衷中融西的新型中医诊疗体系。中医整体“调态”,而西医精准“打靶”,两者结合方能实现1+1>2的效果。
仝院士进一步结合实例就“态靶辨治”体系的构建与应用进行讲解。传统中医思维的局限性是“刻”强而“轴”弱、“个”强而“群”弱以及“态”强而“靶”弱。在临床诊疗实践中,传统中医的辨证论治缺少时间轴、微观靶和群体化,可以通过“态靶辨治”补中医时间轴、靶向性之不足,通过“方药量效”补中医剂量模糊之不足。仝院士分别以糖尿病和现代中药药理研究的临床回归为例讲述如何构建现代中医诊疗体系及本草体系,强调合理用量是“态靶辨治”的疗效关键。
最后,仝院士展望未来,希望能够建立中西医融合的新医学。他认为,中国新医学应该是在以中为本、西为中用和以西为本、中为西用两种模式的交叉融合中逐步形成。“态靶辨治”是病与证结合的桥梁、宏观与微观结合的桥梁。
仝院士的讲座是“独墅湖大师讲堂”的第二讲,讲座浓缩了大师多年呕心沥血的研究成果,兼具理论性和实践性,其价值之高、学术之深让听众获益匪浅。作为苏州大学苏州医学院建院110周年系列活动之一,“独墅湖大师讲堂”将会把更多的学术盛宴呈献给独墅湖医院的医护人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