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人们健康意识的增长及影像学检查技术的发展,颅内未破裂动脉瘤的检出率不断升高,未破裂的动脉瘤是否需要干预,目前尚未形成专家共识。但动脉瘤一旦发生破裂,可引起蛛网膜下腔出血(SAH)等严重后果,其致死、致残率高,给家庭带来巨大的经济负担。人工智能早已深入到人类生活的各个方面,利用智能诊疗系统来预测、分析、辅助疾病诊治,已成为大数据时代人工智能在医疗领域应用的重点。神经外科依据患者临床资料和动脉瘤特征,通过人工智能诊疗系统对未破裂动脉瘤的破裂风险进行评估,并据此评估结果制定相应的个体化治疗策略。近日,我院神经外科成功夹闭了一例经人工智能评估为高破裂风险大脑前动脉远端动脉瘤。
患者于女士,56岁,因间断头痛头晕20余天入院,经查:头颅CTA提示左侧大脑前动脉远端(A3段)动脉瘤,头颅CT平扫未见明显异常,为未破裂动脉瘤。在人工智能系统的破裂风险评估下,患者动脉瘤为高破裂风险动脉瘤。考虑到此部位动脉瘤介入栓塞困难,且可能需要终身口服抗凝药物,患者遂决定于我院行开颅动脉瘤夹闭术。
术前头颅CTA提示左侧大脑前动脉远端(A3段)动脉瘤
人工智能分析提示动脉瘤基底较宽,形态不规则,且基底部发出分支血管较多
人工智能通过分析五种高风险因素将患者动脉瘤评估为高破裂风险动脉瘤
沿前纵裂分离膜性结构,逐步显露同侧大脑前动脉A2段,动脉瘤瘤体位于大脑镰下方,切开部分大脑镰,显露动脉瘤体。
临时阻断同侧大脑前动脉A2段,分离动脉瘤瘤壁及周围分支血管(4支),动脉瘤瘤体不规则,基底较宽,予以T型动脉瘤夹(斜型)夹闭瘤颈。
探查四支分支血管,撤除临时夹,确认血流通畅。
术中发现局部有黄染,考虑以前有微出血,符合人工智能高风险动脉瘤的判断。经过神经外科团队、护理团队、麻醉手术团队的通力合作,动脉瘤夹闭满意,手术顺利完成。术后患者无新发症状,神志清楚,四肢活动良好,现已可下床自主活动。
术后复查头颅CT满意,术后患者无新发症状
此次开颅动脉瘤夹闭术是我院神经外科的第一台择期手术,由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神经外科主任、江苏省医学会神经外科分会候任主任委员王中教授及苏州市独墅湖医院神经外科主任黄煜伦共同操刀。王中教授在国内较早开展人工智能诊疗系统对颅内未破裂动脉瘤破裂风险评估及治疗,在脑血管病诊疗方面有着丰富的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