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贯彻落实国家医保支付方式改革要求,进一步提升医院精细化管理水平,助力医院在“国考”及“三甲”评审中取得优异成绩,近日,苏州大学附属第四医院医保办深入临床一线,开启了全院临床科室DRG2.0专题培训与医保政策巡讲活动。通过面对面的形式,临床医护人员深入学习了DRG2.0核心要点,深刻体会了此次改革给医院管理带来的变化和影响,为医院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能。
2025年,苏州市正式进入DRG2.0时代。此次改革在DRG分组中更加贴合临床实际,与“国考”和等级医院评审导向保持一致,鼓励临床收治四级手术、重大疑难手术及危重症病例。医院特别邀请到苏州市医保专家,围绕DRG2.0分组的新变化进行了政策解读。培训由郭强副院长主持,临床科主任、DRG管理专员及相关职能部门负责人参加了此次培训,确保医院能够全面落实DRG2.0版分组的实施。
临床医护人员是DRG付费改革的具体实施者。医保办首先针对DRG2.0分组变化较大的专业,结合科室DRG模拟运行数据进行分析,实现对临床科室“精准画像”。自2月11日起,医保办先后深入肿瘤科、放疗科、呼吸科、普外科、泌尿外科、胸外科等11个临床科室,对DRG2.0政策和科室DRG运行情况进行了全面细致的解读和分析。培训从DRG的基本原理出发,详细介绍了2.0版本在分组规则、病组结构、权重调整机制等方面的关键变化,同时聚焦科室常见病种的分组变化、权重调整及手术操作入组规则的更新,为临床工作提供了坚实的理论基础和实践指导。
针对DRG2.0实施与“创三甲”双重目标下的挑战,培训提出了多项协同推进建议:一是强化临床路径标准化,以三甲评审标准为标杆,优化诊疗流程,推动医疗资源高效利用;二是优化病种结构布局,结合DRG权重导向与学科优势,重点培育优势病种,增强服务竞争力;三是建立临床、医保办、医保部门之间的常态化问题反馈机制,充分发挥医保办在临床与医保部门之间的桥梁和纽带作用。
医保办负责人杨益群强调,DRG2.0不仅是医保支付改革的重要工具,更是医院迈向“三甲”进程中实现精细化管理的核心抓手。通过DRG付费改革与创三甲工作的深度融合,将推动诊疗行为更加规范、资源配置更加高效、患者服务更加优质。近期,医保办将完成对全院临床科室的培训和沟通全覆盖,确保DRG2.0政策在医院内得到全面落实。
同时,本轮巡讲全部由医保办徐昊、郭茜凤、莫佳语三位年轻人承担主讲。医保办自成立以来,持续引入新生力量,从内部科室培训,到参加各级各类高质量医保管理学术会议,团队业务能力不断提升。去年11月份,医保办报送的《临床路径管理对冠心病DRG病例医疗费用控制的影响》,获得由国家卫生健康委医院管理研究所主办的“DRG/DIP实施对医疗质量的影响评价与医院精细化管理改进研究”实践案例征集活动优秀案例。
此次培训与巡讲活动,不仅为医院迎接“三甲”评审奠定了坚实基础,也为医院在DRG2.0时代的精细化管理和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有力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