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州大学附属第四医院公共卫生科于12月3日举办了主题为“控烟那些事”的系列讲座。活动邀请到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呼吸与危重医学科陈延斌主任及公共卫生科丁一多主任,他们以丰富的临床经验和深厚的学术背景,带来关于控烟和戒烟干预的主题讲座,各临床、医技行政职能科室成员及医院后勤人员参与此次讲座。讲座由公共卫生科蒋晓琼主持。
控烟及戒烟干预系列讲座
陈延斌主任首先介绍了世界无烟日(World No-Tobacco Day, WNTD)的由来及其历年主题。自1989年起,WNTD定于每年的5月31日,旨在提高公众对烟草使用有害影响的认识,并倡导全球范围内的控烟行动,强调了全球控烟运动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随着讲座的深入,陈主任带领大家探讨了烟草(包括电子烟)在中国的历史和现状,从烟草传入中国的历史背景,到现代烟草文化的发展,烟草一度成为特权阶级的标志,直至现代我国仍保有大量的烟民。中国作为世界上最大的烟草消费国,面临着巨大的控烟挑战。在烟草危害方面,陈主任引用了大量研究数据,指出吸烟可损伤几乎所有人体器官。陈主任强调,所有烟草制品都是有害的,和电子烟厂家所宣传的低危害相反,电子烟的易得性会带来更高的青少年成瘾性。
世界无烟日主题
此外,陈主任同在场的临床工作者交流了戒烟门诊工作的心得体会,简单介绍了戒烟的诊治方法,包括“5R”和“5A”戒烟干预方案,以及烟草依赖的药物治疗。他强调,戒烟的好处是立竿见影的,从心率下降到肺功能提高,戒烟对健康的积极影响是全方位的。另一方面,健康中国无烟环境的建设,戒烟工作更应该“医者先行”。
控烟“医者先行”
随后,由苏大附一院公共卫生科丁一多主任展示公立医院的控烟与健康教育工作,旨在明确公立医院在控烟和健康教育中的重要作用和创新实践。丁一多主任指出,控烟行动以健康中国和医防融合为背景,是医防融合实践中的重要举措。丁主任详细介绍了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自2009年起创建无烟医院的历程,包括制定控烟劝阻制度、绩效考核办法及奖惩制度、巡查制度等,强调了制度建设,组织领导,宣传引导及多方合作的重要性。医院还通过“五进”系列科普及义诊活动,积极推广健康教育。
控烟行动背景介绍
在呼吸科门诊,为使“控烟行动”更加深入人心,由苏州大学附属第四医院呼吸与危重医学科的李婧医生给门诊患者及家属普及了为什么需要戒烟的相关知识。李婧医生提到,香烟的成瘾机制以及大多数人戒烟失败的一大原因是个人心理因素,所以烟瘾不光是尼古丁,还有部分是从众心理和社会压力所导致的。有人误以为尼古丁能够缓解压力,研究表明,尼古丁非但不会缓解压力,反而会剥夺人的自信和平静。李医生向患者解释了大众戒烟认知的误区——减少吸烟的次数和数量来实现戒烟成功率很低,大多数人存在侥幸心理,导致戒烟失败。
门诊控烟讲座
此次系列讲座内容丰富受众群体广泛,主题聚焦于控烟与戒烟。有幸邀请到苏大附一院的专家传授心得经验并交流沟通,展示了在戒烟与控烟活动中的重点和难点。苏大附四院将继续致力于控烟及戒烟的相关宣传工作,为建设健康中国贡献力量。